Ghost32 - 安全的系统软件下载站!

ghost32怎么安装系统|装机必备|最新专题|最近更新

当前位置:首页 > IT资讯 > 业界

详解笔记本DIY的黄金时代到萧瑟时代

时间:2019-01-11 10:59:39 来源: 点击:
手机扫码继续观看
详解笔记本DIY的黄金时代到萧瑟时代

提起DIY,很多玩家都会以为这是台式机的专利,殊不知在多年以前,绝大多数笔记本也具备出色的DIY潜力。只要你有钱有能力,就可随时让笔记本通过DIY提升性能动力。可惜,随着笔记本领域兴起“减肥风潮”,笔记本逐渐与DIY属性分道扬镳。

详解笔记本DIY的黄金时代到萧瑟时代00

 

笔记本DIY的黄金时代

可以DIY的笔记本在今天绝对算是新鲜事物,但你可曾知道,笔记本也曾经经历过DIY的黄金时代。

 

移动处理器的DIY

早期的笔记本就不谈了,2010年英特尔正式推出了“Westmere”平台的第一代酷睿处理器,并随后保持每年迭代一次的升级节奏,至今已经更新到了第八代酷睿平台(表1)。在第四代酷睿Haswell之前,绝大多数笔记本的处理器其实都是可以替换升级的。

捕获

 

这些可替换升级的处理器型号后缀都是“0M”(比如i5-540M、i7-4710QM),它们的共性就是都采用了PGA封装的形式,通过专用卡扣和横向螺丝固定在笔记本的PCB主板之上。在淘宝等电商平台的“帮助”下,当年不少玩家就通过自行DIY的方式,将酷睿i5换成了网上购买的酷睿i7,从而实现了CPU性能的质变。

详解笔记本DIY的黄金时代到萧瑟时代02

 

独立显卡的DIY

笔记本处理器可以升级这不奇怪,毕竟CPU芯片那么薄,可替换结构在设计上没啥难度。然而,提到独立显卡大家首先就会想到硕大的一块,这么臃肿的设计总不可能塞进笔记本的体内吧?

详解笔记本DIY的黄金时代到萧瑟时代03

 

实际上,独立显卡也有笔记本专用的“移动版”,并统称为“MXM”(Mobile PCI Express Module),即是一套基于PCI-Express界面的、为图形处理器设计的图形设备接口。MXM标准的移动显卡就是集GPU、显存和其他相关芯片电路于一身的小主板,并通过专用的PCI-E接口与笔记本相连。

详解笔记本DIY的黄金时代到萧瑟时代04

 

早期很多性能级笔记本就都搭配了此类MXM独显,具备可DIY替换升级的可能性。可惜,不同笔记本品牌和型号之间,MXM显卡在板型上可能存在差异,更高端的MXM显卡还会超出笔记本自身散热模块和电源功率的冗余上限。因此,MXM独显始终没能成为一种可以随时购买,并替换升级的显卡标准。

详解笔记本DIY的黄金时代到萧瑟时代05

 

笔记本DIY的没落

笔记本自诞生伊始就是主攻“移动”,便携性才是它有别于台式机的最大优势。为了实现性能和便携的完美平衡,英特尔曾在2011年提出了“超极本”(Ultrabook)的概念,并计划通过“三步走”的形式,让这种超便携笔记本成为市场的主流。也就是从这个时间开始,笔记本的DIY就快速走向了没落。

详解笔记本DIY的黄金时代到萧瑟时代06

 

BGA封装一统江湖

“超极本”是英特尔提出的一种超轻薄笔记本的定义标准,大体上包括厚度不得超过20mm、必须搭载ULV超低电压处理器、必须内置纯SSD或小容量SSD作为高速缓存等的硬性要求。虽然“超极本”这个概念到2013年后就不再提及,但近些年上市的所谓“超薄本”,大都就符合当年的“超极本”定义。

为了成就“超极本”,英特尔特别定制了17W TDP(后又降至了15W)的低电压低功耗处理器,代表型号有i5-2467M、i5-3317U、i5-4200U等。为了帮助笔记本“瘦身”,这些低功耗处理器都改用了BGA封装的形式,即需要将CPU芯片直接焊在笔记本的PCB主板之上,用户无法自行拆卸替换。如果哪一天CPU坏了,需要连同主板和CPU一起更换。

原本超极本用BGA封装15W TDP的低功耗处理器,普通笔记本(当年还没有游戏本的概念)用PGA封装45W TDP的性能级处理器,两条线并无交集,互不冲突。

然而,也许是看好BGA封装处理器的高可靠性,以及无需卡槽固定、能帮笔记本瘦身的先天优势,从第四代酷睿Haswell平台开始,英特尔在PGA封装的M系列处理器(如i5-4200M)的基础上,新增了BGA封装的H系列处理器(如i5-4200H),前者可以自行替换升级,后置则和超极本一样,只能一直用到底。

令人尴尬的是,从第五代酷睿Broadwell开始,英特尔将所有为笔记本定制的移动处理器,无论是低功耗还是高性能版,都采用唯一的BGA封装方案。没错,从2014年以后上市的笔记本新品,几乎彻底堵死了CPU升级的大门。

详解笔记本DIY的黄金时代到萧瑟时代07

上一篇:不仅游戏 VR/AR/MR应用一览

下一篇:高端U太贵 中端游戏配置也很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