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MD Radeon技术事业部工程与开发高级副总裁David Wang和AMD计算与图形事业部执行副总裁Rick Bergman接受了ITMedia的专访.他们回答了有关 RDNA 3 架构 GPU 和光线追踪开发的问题,并分享了他们未来的 GPU 策略。
去年11月,AMD发布了基于RDNA 3架构、搭载Navi 31的Radeon RX 7900系列显卡,虽然新一代显卡性能更优,但显然无法与Nvidia的GeForce RTX 4090相抗衡,让不少玩家大失所望,不明白为什么AMD不开发更强大的GPU。
Rick Bergman 表示,AMD 确实可以开发出与 AD102 规格竞争的 RDNA 3 架构 GPU,但在考虑到整卡的功耗、发热量和高成本等多重因素后,他们选择放弃这一策略。在AMD看来,999美元的价位已经是广大高端PC游戏玩家购买显卡的上限。采用这种策略的另一个原因是使新显卡能够与现有的传统电源和机箱一起使用,而无需安装在超大机箱中。
也有玩家指出,虽然Ryzen是为游戏玩家设计的,但也有针对最高端用户的Ryzen Threadripper,AMD似乎并没有考虑到那个特定领域的成本和功耗问题。Rick Bergman 认为,在他看来,Ryzen Threadripper 的疯狂性能不再是普通用户和游戏玩家的 CPU。此外,主流锐龙引入3D V-Cache技术后,已经可以满足高端PC游戏玩家的需求。
Rick Bergman 认为,高端 GPU 的性能范围、开发成本和制造成本都与过去有很大不同。目前,AMD 专注于在 1000 美元价位规划性能与成本平衡的 GPU。David Wang表示,其实从CDNA系列架构的发展来看,AMD就知道,针对超高端市场开发GPU并非没有可能。只是这种GPU在AMD看来并不适合普通消费者。
关于未来技术,David Wang 表示,虽然未来的 GPU 需要实现小芯片架构,但 AMD 已经决定推迟对 RDNA 3 架构 GPU 实现真正的多芯片设计。Navi 31是AMD首款采用MCM多芯片封装的消费级GPU,配备1个GCD和6个MCD,依然是单一集成封装,不像Ryzen或EPYC那样可以通过增减CCD数量来定制根据性能需要。
在David Wang看来,小型芯片架构能够真正体现其对于高性能芯片的价值,同时降低制造成本。由于GPU的计算核心众多,如果采用类似CPU的连接方式,很可能无法保证电信号的可靠传输。因此,这种做法在当前的 RDNA 3 架构中被拒绝了。
Rick Bergman 补充说,在半导体领域,在做出决定之前必须始终考虑“性能”和“制造成本”之间的权衡。AMD在多芯片封装方面的挑战还将继续,未来可期。
David Wang认为,我们目前正处于传统光栅化和光线追踪并存的时代。随着我们的转型,AMD无疑会更加专注于提升GPU的光线追踪性能,并加快提升的步伐。光线追踪技术的处理成本非常高,以目前的处理能力,不可能对游戏画面的所有元素进行实时的光线追踪处理。在可预见的未来,传统的光栅化和光线追踪。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