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本的傲骨所在
虽然游戏本在便携性上逊色一筹,但依旧凭借天生傲骨,在诸多方面都将轻薄本们甩在身后。首先,我们不妨对比一下轻薄本和游戏本们常用的处理器,前者专用的CPU隶属于Kaby Lake Refresh平台的八代酷睿,而后者的CPU则已进化到了Coffee Lake-H平台的八代酷睿,拥有更高的TDP范围和主频。


就理论性能而言,英特尔标压/低功耗版八代酷睿处理器性能并不在一个档次之上,哪怕是酷睿i7-8550U也难以和酷睿i5-8300H抗衡的。要知道,轻薄本受制于自身散热条件的限制,满载时CPU不降频就算优良了,而游戏本得益于相对宽裕的机身,在持续满载运行时CPU总能跑在更高的频率上,也就是说实际应用时两种处理器之间的差距只会更大。

除了处理器有别,游戏本在独立显卡的选择上也只有让轻薄本们羡慕嫉妒恨的份。对游戏本而言,GTX1050只能算是起步,超过6000元价位的游戏本普遍都升级到了GTX1050Ti,而更高价位还可选择GTX1060或GTX1070,从而胜任更多3A大作的“洗礼”。

不要小看从MX150→GTX1050,GTX1050Ti→GTX1060这些跨阶位显卡之间的性能差距哦,NVIDIA这代显卡之间都有着接近质变的提升幅度。那些轻薄本玩起来“卡到想挠墙”的游戏,游戏本玩起来就会很轻松了。
可能有用户会问了,现在很多轻薄本都在追求纤薄化设计,而它们搭配的处理器和显卡还都有着更高的TDP,那它们的“小身板”经得起折腾吗?答案是,只要笔记本厂商肯用心,足以在方寸之间就设计出足以镇压高性能处理器和独显的散热模块。
在2018年17期杂志《热管风扇鳍片三要素 轻薄本散热能力怎么看》一文中,我们曾详细分析过轻薄本的散热模块设计思路,为了提升超薄风扇和超薄散热鳍片的工作效率,轻薄本最惯用的手段就是采用双风扇,并增加热管的宽度。可以说,双风扇双热管,就已经是超薄本能享受最豪华的散热设计了。

而对游戏本,特别是极致纤薄的游戏本而言,必须借助更大的散热鳍片面积和风量才能镇压标压处理器和GTX级别独显全速运行时的“热情”。因此,以机械师F117-B猎空为代表的超薄游戏本(20mm厚,最高可配GTX1060独显),采取了更多热管,以及四个方向开孔,配备四组散热鳍片的散热套装。

而雷蛇灵刃15则更为夸张,它放弃了传统的热管散热,而是改用了全新的均热板技术来提升散热性能。这种散热设计在提高导热散热效率的同时,更能够将高温区域的热量迅速导出,减少热量堆积,让用户不会在个别区域感到烫手。

我们不妨再来比对一下轻薄本和游戏本典型的散热鳍片面积,轻薄本为了尽可能压缩身材,散热鳍片普遍只有“一小条”,其对热量的吸纳率自然不高。

而很多游戏本的散热鳍片则是“一大块”,可以吸收更对由热管传递而来的热量,并让它们借由风扇加速消逝。

除了配备更强悍硬件和对应的散热潜力以外,游戏本较之轻薄本还有很多独到的特点。比如,游戏本为了降低游戏中可能存在的网络延迟,无论机身多么纤薄都会想办法保留RJ45端口(只有像雷蛇灵刃15这种少数机型没有RJ45),并配备更炫酷的可变色RGB键盘(独特的背光灯会增加键盘厚度,轻薄本“不敢上”),并在周身增加更多LED背光条营造一个“光污染”的游戏环境,通过至少两种视频输出接口,可以搭建三连屏的震撼“视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