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ANKER PowerWave 7.5 Pad这款产品为例,它属于市场上极少数可以满载充iPhone的无线充电器,原因就是集成了WP80024无线充电控制芯片,支持Qi-BPP 5W、iPhone 7.5W和三星10W等无线充电协议。

因此,大家今后在挑选无线充电器时,要很据自己手机的具体型号和所支持的无线快充协议选择匹配的产品,否则就只能以Qi标准的5W功率进行充电了,一下回到了10年前。
如何选择无线充电器
目前支持无线充电的手机主要局限在少数品牌的高端产品线,比如三星Galaxy S/Note系列(从S6往后都支持)、索尼Xperia Z4v/ZX2、华为Mate RS、小米MIX2S、坚果R1、Nokia 7 Plus/8 Sirocco、YOTA Phone 2等。随着苹果从iPhone 8系列开始将无线充电功能纳入标配,这种技术在手机圈(中高端)普及也是迟早的事了。
至于无线充电器,现在可选的品牌和型号就令人眼花缭乱了,价格方面也是从不到50元到数百元不等。那么,在挑选无线充电器时我们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先谈安全功能
首先,符合Qi标准自然是选择无线充电器时的首要考核目标。此外,这种设备还有两个非常关键却又容易被普通用户忽略的功能——FOD异物检测和散热方式。其中,FOD异物检测很容易被低价位产品“阉割”以降低成本,而没有该功能保护的充电器,一旦有金属物体不慎放在了充电器表面的线圈感应位置,金属便会被迅速加热,很容易造成意外。
异物检测功能可以让无线充电器“智能识别”手机,只有内藏线圈的手机与其接触才会进行无线充电。但是,无线充电的过程充电器端会产生不小的热量,一些支持7.5W、10W快充的充电器满速输出时的发热量更高。所以,其内部采用了主动还是被动的散热方式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所谓的被动散热,就是在无线充电器内部依靠金属导热片+导热胶的方式自然冷却,散热效率普遍一般。而主动散热,则是在无线充电器内部加装额外的离心风扇和对应的散热孔,通过风冷的形式快速散热,效果普遍更好。

不要小看温度对无线充电效率的影响哦,很多手机厂商都会设定严格的温度墙,比如苹果就在iOS 11.3中设定了一个规则:当手机后盖发热量达到一定数值后,就会通过降低手机的接收功率,从而减少发热情况,但后果就是无线充电速度变得超级慢。
曾有媒体对此进行了测试,哪怕是苹果官方授权的售价高达498元的mophie和贝尔金都会因发热导致充电速度大幅下降50%,从无线快充变成了无线慢充。
再谈使用体验
从体验上来说,能否将手机竖立(仰角)放置且不影响充电效果,应该是无线充电器的重要考核标准。原因很简单,在数个小时的充电时间里,你总不可能不玩手机吧?有了这种产品,我们可以边(无线)充电边看视频、聊微信或是自动翻页的电子书。

此外,选择竖置无线充电器时,可优先选择内置2个电圈和风扇的产品,如此才能让手机以更随意的姿势摆放在充电器上,无论是横评还是竖屏,略有偏移也能进行电力的传输,也不用担心手机因发热而减少无线充电的输入功率。

最后,我们还需根据手机所支持的无线快充协议,选择最匹配的无线充电器,比如iPhone用户就要选择兼容苹果7.5W快充的、三星手机就需要选择支持三星10W快充的,每一款产品在相关的宣传参数上也都会注明所支持的快充协议和兼容性列表,大家届时可以仔细留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