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级独显地位堪忧
首先我们需要搞明白,什么样的显卡才能被归类到“入门级”。在NVIDIA独显阵营中,GeForce 920MX/MX110就属于这个档次,MX110是920MX的“马甲”。而AMD独显阵营中,Radeon 530/520也属于入门级产品,二者的差异在于频率。独显要想摘掉“入门级”的帽子,至少也要达到GeForce 940MX或Radeon RX540级别。
那么,这些入门级独显和主流核显之间的性能相差多少?我们不妨以理论测试软件3DMark的成绩来验证一二。

通过对比可见,在核显的较量中英特尔八代酷睿还是逊色AMD锐龙移动处理器一筹的,而且核显对内存的通道数非常敏感,双通道内存的核显性能较之单通道有着30%以上的差距!
在双通道内存的加持下,英特尔UHD620核显的性能只是略逊于Radeon 530和GeForce 920MX,它跑不流畅的游戏换成这类入门独显也一样卡顿。
而AMD Ryzen 5 2500U的Radeon RX Vega 8 Graphics核显表现则令人振奋,它已经足以将GeForce 940MX甩在身后了。
因此,时下搭载八代酷睿和锐龙移动处理器的笔记本真心不再需要入门级独显作为噱头卖点了,算上独显的额外发热、耗电和成本,反而会影响到用户的钱包和体验。
榨干“主流级”独显的水分
就笔记本独显,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入门级”、“主流级”和“性能级”,其中“入门级”我们已经谈过了,现阶段它们没有任何选购价值,而“主流级”和“性能级”分别适用于轻薄本和游戏本领域,前者可以帮助轻薄本流畅驾驭《守望先锋》,而后者则可助力游戏本轻松“吃鸡”。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笔记本厂商(还包括商家)都有一个坏习惯,那就是喜欢对“主流级”独显进行“包装”,在宣传图片或描述上给人一种属于“性能级”独显的错觉。就拿GeForce MX150为例,它原本是NVIDIA 940MX的接班人,属于“主流级”独显的迭代更新,但不少厂商却都在鼓吹它可以流畅“吃鸡”。

然而,《绝地求生》这款游戏对硬件的要求还是蛮苛刻的,考虑到这是一款FPS类游戏,更高的分辨率和画质细节可以帮助我们抢先发现敌人,而平均40fps以上的游戏帧数才算及格,60fps以上才算相对优良。

我们不妨将NVIDIA GeForce MX150(25W满血版)和GTX1050、GTX1050 Ti和GTX1060做一番对比,包括3DMark-Time Spy理论测试以及在《绝地求生》中的真实表现,MX150哪怕将画面设定在最低画质下,其平均帧数也不过35fps,部分场景会出现低于20fps的现象,卡顿感难以避免。
因此,对MX150这一“主流级”独显而言,想要流畅吃鸡是有个前提条件的,那就是将画面设定在720P+低画质下才能勉强达成目标!
总之,对轻薄本们而言,满血版的MX150独显固然还不错,但指望它流畅吃鸡还是差点劲儿。如果你喜欢此类游戏,那就必须首选武装GTX1050 Ti级别的游戏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