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g 命令是用来测试网络是否通畅的命令,它的具体作用是向目标发送一个未知数量的数据包,用来测试网络是否通畅,其中数据包的数量可以通过设置参数来实现,比如 10 个数据包、100 个数据包等等,通过 ping 命令可以查看当前网络的状态,比如网速的快慢、网络延迟的大小等等。下面来看看详细的应用教程吧。
怎么ping网络地址:
1、首先按下快捷键“win+r”打开运行。

2、然后输入“cmd”后按回车键,进入命令提示符。

3、先输入ipconfig/all,然后回车看看,看路由器的网关和运营商的网关即可。
输入“ipconfig”按回车。

4、即可看到IP地址。

5、输入ping +ip地址(ping后面有一个空格)。

6、网络无异常会显示“丢失=0”(时间越小越好,单位毫秒)。

7、网络不通则会出现“传输失败”。
8、输入Ping www.baidu.com -t再回车。
-t的意思就是一直Ping下去。
9、如果想更准确的测试,需要Ping大包或者时间久一些。
大概几分钟后,按住键盘的“Ctrl+C”,终止它继续Ping下去,让我们来看看网络连接的状态吧。
10、主要看两个地方,一是看看有没有丢包,二是有没有延时。
在图片丢失率为0,但是有一些延时,不过对于家用的话不算大问题,是正常现象。
ping命令参数
ping [-t] [-a] [-n count] [-l length] [-f] [-i ttl] [-v tos] [-r count] [-s count] [-j computer-list] | [-k computer-list] [-w timeout] destination-list
ping命令参数使用格式:ping IP地址 -参数
-t Ping 指定的计算机直到中断。
-a 将地址解析为计算机名。
-n count 发送 count 指定的 ECHO 数据包数。默认值为 4。
-l length 发送包含由 length 指定的数据量的 ECHO 数据包。默认为 32 字节;最大值是65,527。
-f 在数据包中发送"不要分段"标志。数据包就不会被路由上的网关分段。
-i ttl 将"生存时间"字段设置为 ttl 指定的值。
-v tos 将"服务类型"字段设置为 tos 指定的值。
-r count 在"记录路由"字段中记录传出和返回数据包的路由。count 可以指定最少 1 台,最多 9 台计算机。
-s count 指定 count 指定的跃点数的时间戳。
-j computer-list 利用 computer-list 指定的计算机列表路由数据包。连续计算机可以被中间网关分隔(路由稀疏源)IP 允许的最大数量为 9。
-k computer-list 利用 computer-list 指定的计算机列表路由数据包。连续计算机不能被中间网关分隔(路由严格源)IP 允许的最大数量为 9。
-w timeout 指定超时间隔,单位为毫秒。
destination-list 指定要 ping 的远程计算机。
网友评论(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