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手机进入“全面屏”时代后,“屏占比”就是大家比拼的关键参数,屏占比越高,意味着这个手机的“视界”更震撼,更接近满眼全是屏幕的视觉效果。影响手机屏占比参数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上下两端留给天线的净空区域、屏幕两侧的BM(黑边)区、听筒扬声器和光线距离传感器的安置等。

除了上述因素,还有一个元件,是影响手机实现极致屏占比的“元凶”,它就是前置摄像头。为了干掉这个必须在屏幕上开个“窟窿”,影响屏幕整体性的家伙,手机厂商和相关产业链进行了诸多努力。
如何处理前置镜头?
比如,以魅族16系列为代表的,采用尺寸更小的传感器,将其塞进更窄的屏幕上边框内,成就“极边全面屏”的。

再比如,以小米MIX1/2/2s为代表的,将上边框压缩到极致,将前置摄像头转移到下边框内,自拍时需要将屏幕倒过来的。

更主流的做法,则是采用异形屏幕设计,在屏幕顶部切割出一个“刘海”、“美人尖”、“水滴”、“珍珠”形状的凹槽,用来容纳摄像头的。

再先进一点的做法,则是vivo NE开创的升降式摄像头方案,以及以OPPO Find X、荣耀Magic 2和小米MIX3为代表的滑盖式解决方案。


而更酷的设计,则是vivo NEX双屏版这类采用两块屏幕的手机,通过后面副屏和后置摄像头,实现自拍功能的。类似的思路,还能扩展到未来的折叠屏手机身上。

此外,还有继承当年OPPO N系列基因,并结合滑盖式解决方案的设计,三星Galaxy A80采用了类似Find X的滑盖方案,同时还加入了额外的旋转机关,当后方的部分升起来后,主摄像头就随即向前翻过来用作自拍。

除了上述解决思路,2018年底还出现了一种名为“挖孔屏”的方案,以华为nova 4、荣耀V20/荣耀20、Galaxy A8s/S10系列为代表的产品都在屏幕顶部“挖”出了一个窟窿,隐藏其中的摄像头可以透过玻璃完成自拍操作,这一设计还能细分为“通孔”和“盲孔”,后者可以实现更小的孔径。

以上种种,最符合“真 全面屏”定义的,其实只限于升降式、滑盖式以及双屏设计,但这类方案不仅成本更高,还会牺牲手机原本就很宝贵的内部空间,从而影响电池容量,造成续航时间的下降。如今,真正趋于完美的“真 全面屏”解决方案终于即将问世,它就是——“屏下摄像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