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芯曾拿到5轮融资
就在前一天,红芯浏览器刚刚完成2.5亿美元C轮融资。当时红芯表示,本轮融资主要来源于红芯目标行业市场的战略投资,投资方包括上市公司及政府客户,还有晨兴资本、达晨创投、IDG资本等。
红芯曾自我宣传称,放眼世界上四大主流浏览器内核(微软IE浏览器内核Trident、谷歌Chrome浏览器内核Blink、苹果Safari内核Webkit、火狐浏览器内核Gecko)皆为国外所有,而红芯Redcore则是世界第五颗也是唯一一颗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浏览器内核,该浏览器的核心技术是该公司通过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研发的。
据统计,红芯到目前为止已经拿到5轮融资,2013年拿到来自科大讯飞的300万元天使轮融资;2014年拿到天创资本、虎童基金的数千万元A轮融资;2016年分两次拿到晨兴资本、IDG资本、达晨资本的上亿元B轮、B+轮投资;最近又拿到2.5亿美元的C轮融资。
云适配今年刚更名为红芯
从这家公司的官网来看,公司于2012年成立,此前名为“云适配”,近期才更名为“红芯”,而“红芯浏览器”此前名为“Enterplorer”。
公司业务为“基于自主可控、国际领先的浏览器核心技术,面向大中型企业,提供IT去边界化时代的‘移动化’、‘安全上云’的企业级统一工作平台,及身份安全、数据安全、行为安全等多层次云安全服务。”据业内人士介绍,该业务实际上就是将一些客户PC等版本的官网页面或系统适配到手机等移动端,并保证其在移动端的显示及功能正常。其官网介绍称,从2012年至今,红芯云适配的开放技术平台已经吸引了超过50万开发者加入;移动应用和安全产品服务于众多中大型企业和政府机构,包括国内外知名企业、高校、媒体、政府机构等。
目前,该公司的产品主要分为三类:安全软件“红芯隐盾”、企业移动化解决方案“红芯云适配”和浏览器“红芯企业浏览器”。在官网上,红芯对浏览器的介绍为“红芯内核:打破美国垄断,中国首个自主创新智能浏览器内核。红芯内核基于通用内核架构,结合创新专利技术研发而成。相比普通浏览器内核,自主研发了智能身份认证引擎、智能行为学习引擎、智能感知渲染引擎、安全管控引擎、数据加密沙箱等功能。”
其中提到的“基于通用内核架构”,也许就是Chrome的内核。而该产品的优点也需要与“普通浏览器”相比,从描述来看,这些优势只是附加功能,而非颠覆性的优势。
另外,红芯公司的创始人名为陈本峰,官网介绍显示,他是企业级HTML5产业联盟主席、HTML5国际标准制定者之一,曾就职于微软总部IE浏览器核心研发团队。他曾获得微软最有价值技术专家(MVP)荣誉称号、微软最佳产品贡献奖、香港特别行政区“优秀人才”等荣誉。
红芯回应称本来就基于Chrome架构
昨天,红芯官方网站已经将浏览器的下载链接下线,目前用户无法下载使用。
该风波后,昨天红芯联合创始人高婧回应媒体称,网上文章断章取义,安装包里之所以有Chrome文件,因为本来就是基于开源的Chrome架构。高婧表示,红芯依然是自主可控的国产内核,因为有智能感知渲染等其他方面的创新。她还表示,单看安装包是看不到任何东西的,绝不是那些人说的拿国产概念去骗钱。至于安装包为何下线,是因为技术部启动应急预案,开始自查。
陈本峰还对媒体表示,红芯浏览器确实是基于谷歌Chrome浏览器内核而开发,但他强调,红芯在内核层面有自主创新,以适用于中国企业用户的办公上网需求。
昨晚,红芯在其官网发布正式“声明”,回应公众的关注。声明称,“红芯浏览器内核是基于通用的浏览器内核架构(即Chromium开源项目,但不是Chrome浏览器)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的;区别于传统的浏览器,红芯浏览器是专门针对企业办公场景设计的。”这一声明较此前的“自主国产”低调了许多。此外,森马服饰和科大讯飞都否认是上市公司直接投资红芯浏览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