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续航测试
测试过程中,我们也针对游戏以及在线视频这两个重点应用进行了一轮续航测试,在这里我们给华为Mate 20 X (5G)开启了性能模式,亮度声音均为50%。王者荣耀所有画面选项调到最高,而爱奇艺视频则采用了VIP会员的蓝光1080P清晰度。
经过了两轮王者荣耀的排位赛,时间刚好过去30分钟,华为Mate 20 X (5G)的电量从100%降至89%,而后在爱奇艺的半小时播放测试完成后,电量则降低至83%,单纯在这两项体验上,连续使用5-7小时对这台手机来说应该不成问题。
5G续航测试
虽然5G环境目前还并不普遍,但5G状态下的续航仍然有必要了解一下。本次测试过程中,开启5G后华为Mate 20 X (5G)的续航能力主观上感觉比单纯4G的表现还有一定下降,但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暂时还没有做精确的对比,两者差距预估在10-20%之间。根据发布会专访期间何刚介绍,目前开启5G的情况下的确会比4G更耗电,不过在未来5G网络建设成熟后这种差距会逐渐降低。
续航总结:电池容量不足 超级快充来补
综合来看,华为Mate 20 X (5G)的续航能力并不如之前Mate系列及P系列那么出众,特别是对于笔者体验过程中这种重度使用场景来说,一天两充是免不了的。好在40W快充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们的电池焦虑,让华为Mate 20 X (5G)可以在最短时间里满血归来。
散热表现:SuperCool立功了
除了续航之外,发热也是人们对5G所担心的另一个问题,毕竟单独的5G模块加入,对于内部空间本就紧凑的手机在设计上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日常使用中,我们基本感受不到华为Mate 20 X (5G)的的发热,即便在测试5G速率的过程中,Mate 20 X (5G)也只是在摄像头部分有温热的感觉,但并不至于烫手,而在测试结束后热量也迅速散去,整机温度回归正常。
说华为Mate 20 X (5G)是众多5G手机中比较特别的那个,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这颗自研的5G芯片——巴龙5000。

麒麟980+巴龙5000的方案
在如今的5G解决方案中,大部分厂商选择的是高通的方案,通过搭载高通骁龙855芯片配合骁龙X50调制解调器接入5G网络。而华为5G手机使用的是自家的麒麟980芯片和巴龙5000调制解调器。
巴龙5000调制解调器的优势在于支持5G网络的同时,向下兼容4G、3G、2G网络,而骁龙X50调制解调器仅支持5G网络。
不过最终的结果是一样的,无论是高通的方案还是华为的方案等能向下兼容4G、3G、2G网络。因为骁龙855芯片本身集成了4G调制解调器,支持4G的同时向下兼容3G、2G网络。只是这样一来在网络切换时会涉及到不同基带的切换。
华为Mate 20 X (5G)还采用了双卡设计,一张5G卡,一张4G卡。大多数厂商把第一批5G手机当作体验机来做,只支持单卡,而生活在9102年的人们,多数都有两张电话卡。所以对他们来说,支持双卡显然会更方便一些。
除了双卡,华为Mate 20 X (5G)还是首款支持双模的5G手机
华为Mate 20 X (5G)双模优势在于无论5G网络建设处于什么阶段,都能享受5G网络。这对于换机周期长的用户来说是个好消息,因为在5G初期购买的手机可以一直用下去,而对于那些只想率先体验5G网络的用户来说区别不大,毕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爱尝鲜的用户一定会频频换机,届时支持双模的手机只会越来越多。
整体上看,Mate 20 X (5G)仍然是一款从4G到5G的过度产品,但是华为给予了它更多稳定因素。在4G普及5G刚起的阶段,Mate 20 X (5G)能够在4G、5G间自由切换,因为它有一张卡是属于4G的,这样避免了从5G降到4G时发生意外的可能;而当5G逐步成熟SA组网成为绝对的主流时,它依然能够坚挺。
这是和当下其他“高通系”手机相比Mate 20 X (5G)的优势。
实测:连接稳定、速度稳定、发热稳定
刚拿到华为Mate 20 X (5G)我就在想,现如今的5G手机到底能做什么?带着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拿着这款手机来到北京为数不多的5G网络覆盖区望京SOHO,这里整栋楼宇覆盖了5G信号,是体验5G手机的一个绝佳场景。

5G初期,网络覆盖的范围并不广泛,大家幻想的手机、VR/AR、汽车、电视等等这些产品联动也尚处于萌芽之中。所以现在如果你有一部5G手机,那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速度。
就像我们文章开头视频中展示的那样,在望京SOHO室分5G网络下(中国联通),Mate 20 X (5G)的下载速率达到863 Mbps(约为108MB/s),上传速率达到41.1 Mbps。这样的速率在下载1.7GB大小的《王者荣耀》时完全不需要多等,在观看高清,乃至4K超清电影是几乎感受不到缓冲。
这是在望京SOHO室分网络测试的数据,它是利用室内天线分布系统将移动基站信号均匀分布在室内每个角落。理论上由于遮挡物较多,所以室内环境相比室外靠近基站的情况更为复杂。

望京SOHO室分测速(左)和室外测速(右)
当然,我们也拿手机到室外具有5G基站的区域测试,结果Mate 20 X (5G)的下载速率达到958 Mbps,上传速率达到96.9 Mbps,比室分效果还要好一些。
在整个测速、体验过程中,华为Mate 20 X (5G)的连接都很稳定,温度则控制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这个“可以接受”的温度,和我们日常玩游戏时的温度差不多。5G手机发热是所有厂商需要面对的问题,在这方面,Mate 20 X手机本身就具备石墨烯+液冷的散热方式,而到了Mate 20 X (5G),这种散热方式也保留了下来。
连接的稳定性和华为对5G技术的研究有很大关系。华为以通信设备起家,目前在全球获得了50个5G商用合同,5G基站发货量超过15万个。我们在测试场地见到的基站和通信设备大多带有华为的标志。基础设施和终端设备出自一家之手,那么它们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可想而知。
连接稳定,温度得到有效控制,不会出现过热断连的情况,下载速率也在预期范围之内,对于一款5G初期的产品来说已经足够。毕竟在这个时间段,能体验5G网络的场地有限,5G手机可施展空间不大,只能说未来可期。
通过对华为Mate 20 X (5G)一段时间的试用,我们对于这样一台首批上市的5G手机还是非常满意的。在整体配置、功能特性上,华为Mate 20 X (5G)的都是毫无疑问的旗舰级别,无论是日常的轻量级应用还是高负载的大型游戏,对于这台手机来说都不在话下,大尺寸的OLED屏幕更是带给用户极佳的视觉体验。网络方面,“用了就回不去”的极速体验以及充足的提升空间(支持NSA/SA双模),更是充分展现了华为在网络领域的实力。

和其他已上市、正测试的5G手机相比,华为Mate 20 X (5G)是更成熟的产品。它的两个突出特点——支持一张4G卡、一张5G卡,同时支持NSA和SA组网——让它看上去更完善,更容易被用户接受。
不可否认Mate 20 X (5G)仍是4G向5G迈进时期的产品,所以对于想要尝鲜5G,走在技术前沿的人来说,它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讲,5G飞入寻常百姓家还要再等等。
网友评论(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