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FS3.0闪存性能
细心的童鞋不难发现,貌似eMMC5.1h和UFS2.1在持续写入速度上的差距不大,是不是代表它们写入数据时的实际表现相近?答案自然是否定的,随机读写(4K)性能才是和实际操作最密切相关的指标,eMMC5.1和UFS相比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鲁大师

顺序读取

顺序写入

随机读取

随机写入

SQLite Insert

SQLite Update

SQLite Delete

汇总表格
总的来说,UFS3.0的综合性能,特别是持续读写速度有着秒杀UFS2.1前辈的表现,只是在随机读写和SQLite性能上,却依旧和双通道的UFS2.1持平,有些小遗憾。
什么是eMMC和UFS闪存?
eMMC的全称是embedded Multi Media Card,即“嵌入式多媒体存储卡”,这是一种针对手机或平板电脑等产品的内嵌式存储器标准规格。与我们常说的NAND闪存相比,eMMC闪存并不是单纯的存储芯片,它是在前者的基础额外集成主控芯片的产品,并对外提供自有标准接口,作用相当于PC上的SSD固态硬盘,而且由于自身体积很小,因此很适合移动设备使用。
UFS的全称则是Universal Flash Storage,即“通用闪存存储”,同样是一种内嵌式存储器的标准规格,同样是整合有主控芯片的闪存,不过其使用的是PC平台上常见的SCSI结构模型并支持对应的SCSI指令集 。
因此eMMC闪存与UFS闪存都是作为嵌入式存储器使用,从作用上来说并无明显区别。只是两者所用的标准规范不同,因此移动设备无论是使用eMMC闪存还是UFS闪存,都必须支持相应的eMMC规范或者是UFS规范。
最后,咱们再来科普一下eMMC和UFS闪存的基础知识吧:
eMMC:
Embedded Multi Media Card,它是在NAND闪存芯片的基础上,额外集成了主控制器,并将二者“打包”封装封成一颗BGA芯片,从而减少了对PCB主板的空间占用,也是移动设备中普及度最高的存储单元。eMMC的性能会随着总线接口的升级而提升,而目前最新的标准就是eMMC 5.1。
UFS:
Univeral Flash Storage,我们可以将它视为eMMC的进阶版,是由多个闪存芯片、主控、缓存组成的阵列式存储模块。UFS弥补了eMMC仅支持半双工运行(读写必须分开执行)的缺陷,可以实现全双工运行,所以性能得以翻番。
UFS2.x
UFS早前被细分为UFS 2.0和UFS 2.1,它们在读写速度上的强制标准都为HS-G2(High speed GEAR2),可选HS-G3标准。而两套标准又都能运行在1Lane(单通道)或2Lane(双通道)模式上,一款手机能取得多少读写速度,就取决于UFS闪存标准和通道数,以及处理器对UFS闪存的总线接口支持情况。
UFS3.0
UFS 3.0引入了HS-G4规范,单通道带宽提升到11.6Gbps,是HS-G3(UFS 2.1)性能的2倍。而由于UFS支持双通道双向读写,所以UFS 3.0的接口带宽最高可达23.2Gbps,也就是2.9GB/s。此外,UFS 3.0支持的分区增多(UFS 2.1是8个),纠错性能提升且支持最新的NAND Flash闪存介质。
总结:UFS闪存在结构与性能上均领先于eMMC闪存
从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UFS闪存无论在结构还是性能表现上均要领先于eMMC闪存,两者之间的差距在UFS 2.0/2.1以及eMMC 5.0/5.1级别产品上有着更为明显的体现。
随着移动设备基础性能的提升,以及用户在移动设备上的多任务执行等需求的增加,手机闪存性能的提升已经迫在眉睫。从长远的角度来说,有着更进一步发展潜力的UFS闪存显然比eMMC闪存更加适合移动设备,也更加符合移动设备的发展进程。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eMMC闪存必须马上淘汰,毕竟在目前的使用环境来说,eMMC闪存还是可以满足正常使用需求的。只是现在eMMC闪存的潜力几乎是挖掘殆尽,很容易就会在使用体验特别是一些相对极端的使用环境下形成瓶颈,这也是为什么eMMC闪存多数会用在“够用就好”的主流级产品上,而讲究极致体验的高端旗舰型产品多数会采用UFS闪存的原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共有 0 条评论)